隨著家長對于學生教育的不斷重視,學生所接受到的教育也越發新穎和多元化,從各地興起的雙語幼兒園、國際幼兒園便可見一斑。
很多學生都是從小便開始接觸英語,甚至還有的家長不惜花費大價錢為學生報著私立國際幼兒園,就是希望學生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。
而學生們不僅英語口語能力要強,還需要有個很有“特色”的英文名,只不過,家長在為學生取英文名的時候可要注意啦,畢竟文化存在一定的“誤區”,很容易就會出現自以為很有特色,實則在外國人眼中卻是“翠花”的情況。
你以為很時尚洋氣的英文名,在外國人眼中卻是“翠花”
為學生取英文名可是一門“學問”,畢竟起得好的話,也能夠收獲老師更多的青睞,但若是起得不好,說不定還會淪為他人的“笑柄”。
過于常見的名字不要用,以免出現“雷同”的尷尬場景。像是“David”、“Amy”等等名字,常常會成為學生的英文名,看似朗朗上口,但也很容易會出現十個人有八個人都相同的“雷同”情況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“爛大街”。
含有歧義或多重意義的詞語不要用,看似很有特色實則并不好。并不是每個詞語都適合成為學生的英文名,有的詞語本身便含有歧義,而且每個地區的文化都并不相同,像是“Candy”雖可以翻譯成糖果,但其實在外國人聽起來卻更像是夜場女郎的名字,過于“俗氣”了一些。
盡量不要用疊音字當英文名,很容易會和寵物“撞名字”。很多女生都更傾向用很可愛的英文名,比如“Lily”、“Lulu”等等,自認為很有特色且很可愛,但實則在外國人卻是“翠花”,而且還像是家中的寵物名,諸如“旺財”和“招財”。
神話人物的名字聽起來很高大上,但在外國人聽起來土到掉渣。也有的學生為了彰顯自己的“高大上”,和凸顯出自己的才華,便會特意用神話人物當英文名,比如哈利波特、雅典娜、阿波羅等等,但其實真的很尷尬。
英文課本教材的人物名字不要用,很有可能會成為“笑話”。像是我們常見的“Mary”、“Lara”等等,雖說很好聽,但其實效果卻并不是很好,因為走在大街上隨便一喊,可能都會有很多人回頭,真的是太好笑了。
總而言之,學生的英文名雖然只是一個代號和稱呼,但也不能夠隨意地亂取,若是要取就要取好,若是取不好就干脆不取,直接沿用中問名字就可以,沒有必要過于舍本逐末。
學生的英文名別亂取,家長也千萬不要馬虎大意
在筆者看來,學生名字好聽會收獲老師的青睞,與同學的認可。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,那老師的認可與周圍同學的認可也十分重要,當學生的英文名好聽又出眾的時候,那學生自然也會收獲到更多的認可度,自身的“幸福值”也會更高。
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的自信心,家長也要慎重對待。學生想要積極向上的成長,那自信心也很重要,若是因為名字不好聽而受到同學的嘲笑,那也會讓學生備受打擊,所以家長也不要掉以輕心。
并且在未來就業也會獲得一定的優勢,可能晉升也會更加的輕松。英文名不像是我們的中文名,一直用一輩子,而當學生擁有個好聽的英文名,自然在將來的就業也能夠用上,并被更多的人知道,說不定還會獲得更多的優勢,尤其是學生從事外企崗位,那英文名也更加的重要。
總而言之,學生取一個英文名很重要,家長也不要敷衍的態度,畢竟學生將來也很有可能會用到,能夠提前取好也能讓學生更加熟悉起來。
家長應正確的對待學生的英文名,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英文基礎
雖說學生們能夠用到英文名的地方并不多,大多都是在英語課堂上,但卻是學生從幼兒園一直用到大學,乃至將來就業都能夠一直用到的名字,尤其是有想要送學生出國留學的話,那也更加的重要。
所以,家長也應積極地引導學生努力成長,并認真對待英語成績,而不是覺得英語以后用不上就不學,那樣的話很可能成績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,尤其是高考的英語占據著主科的地位,學生若是英語成績不及格的話,那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整體分數。
學生也應腳踏實地地走好學習的每一步,雖說學習英語并不輕松,但正所謂“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”,當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,那自然也會收獲更多喜人的成果。
筆者寄語:不論是中文名還是英文名,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到的,而且隨著教育不斷的國際化,學生們的英文名也不要亂取,若是不小心鬧出了“笑話”可就不好了。
家長也要不斷改良自身的教育理念,并正確的對待學生的教育問題,學生們也要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,爭取在將來與外國人交流的時候,能夠不“露怯”!
今日話題:你的英文名是否朗朗上口?
記得點一點關注,我們下期再見啦~
(圖片均源于網絡,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)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