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迎亞運 推動運營服務高質量發展
為全面推進“交通迎亞運,服務大提升”兩年專項活動,浙江交通集團高速公路臺州管理中心快速響應通過緊扣五個“實”字,為打造“重要窗口”貢獻“硬核”力量。
練實功,在服務提質上力爭新跨越。加快完善新收費模式下窗口服務標準,側重表情、聲音、動作等服務閉環要素,提高后疫情時代的精氣神與職業形象;建立“每天抽查1小時實時錄像、每周統計1次考核情況、每月評估1次服務質量”的“3個1”內評機制和第三方暗訪、滿意度調查、大客戶走訪等外評體系;優化整合收費區域設施布局,在臨海北、神仙居所加注地方民俗旅游等文化基因。實施適度差異化下的標準化,推進“智在行”品牌落地,突顯亞運會期間交通“窗口”視覺形象。
深挖數據賦能,通過標準化稽核管理體制,激勵員工主動創新工作方法,配合公司構建客戶服務管理體系,升級后臺精準服務支撐力;完善師帶徒和內訓師機制,以比對“樣板式”操作錄像補短板,“樣板式”示范教學找不足;建立以考帶學模式,通過站所一月一小考,中心一季一抽考,半年一大考模式,全面夯實業務基礎。
做精做優車道特情車輛操作、車道突發事件處理等車道高效化手冊編制,形成完整的車道保暢指導體系;推進營運管理智能化步伐,在公盂巖小流量收費站探索試行有人值守、自助收費智能收費站建設,應用E值機管理系統,加強對收費現場的遠程管控;完成收費應急設備專項排查,提升收費系統設施穩定運行能力和供電、網絡等應急保障能力,為車道暢通提供基礎保障。
跳出三尺崗亭服務圈,探索從運營向經營轉型。擴大高地路旅合作朋友圈,相互融入高速與地方文化印象,加速高速品牌文化傳播,完成與臨海文旅的合作備忘錄簽署;培育沿海片區“跨企+聯合”營運聯盟效應,提升在區域同行的認同感和影響力;根據行業主管部門部署,因路制宜細化樂清灣高速差異化收費方案,提升路網資源綜合利用效率,助推收費公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
謀實策,在技術創新上力爭新跨越。數字引領,推進智慧化集智賦能。加快實施隧道智慧化升級改造工程,加快推動隧道逃生誘導、視覺控速和入口管控系統應用,提升隧道綜合管理能力;推動設備工況遠程監測系統應用,實現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,提升設備運行保障能力。2021年底前實現隧道視頻事件檢測系統全覆蓋,通過視覺分析和毫米波雷達技術,增強異常事件發現處置及時性。
牢固樹立“我是傷者第一親人”服務理念,換位思考挖掘客戶需求,優化規范一線隊伍的服務用語、服務禮儀,改進并完善業務流程,攝制標準化視頻,推動道路應急救援服務理念深度轉變;構建“尚善?圖強”臺州運行保暢文化,深化“急客通”品牌建設,打造清障作業服務質量“勝人一籌”,報警咨詢有溫度的“聽得見的微笑”等特色名片。
對標對表,提升監控、巡查、清障工作質量標準。確保清障施救20分鐘到場率和30分鐘現場處置完成率97%以上;路面異常主動發現率同比提升25%以上,拋灑物主動發現率同比提升90%以上,拋灑物引發事故數同比下降15%以上;隧道主動發現率90%以上;2021年度甬臺溫及臺金路東段平均車速提升10%;吳岙擁堵路段節假日擁堵情況得到明顯改善;服務有責零投訴。
以問題為導向,交通環境提升更具“靶向性”。在臺州甬臺溫路段全面推進路況水平整體提升,力爭公路技術狀況排名居于全省中段;在臺金高速全面推進路面積水治理、軟基沉降處治,提升道路通行舒適性;在諸永高速以道路安全提升為抓手,全面整治道路安全隱患;在樂清灣高速以建設品質工程為基石,打造暢、安、舒、美、潔的品質養護示范路。
以“一路一策”為抓手,針對重點路段、重點問題專項制定提升方案。在大流量路段采取夜間定期斷流、綜合集約化施工清理模式,通過大兵團作戰對中分帶側與隧道進行集中清理;借用封道施工完成日常養護施工的同時,見縫插針同步對路面進行清掃;巧抓交替卡口通行時機對超車道側進行徹底清掃;對發現的路面坑洞、伸縮縫破損、泄水孔堵塞、邊溝破損等問題及時處理,同時加大隧道清洗車、路面清掃車全路段清掃頻次,全力提升道路美觀度及行車舒適度。(李琴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